在臨床試驗中,不良事件(Adverse Event, AE)的分級是評估其嚴重程度的關(guān)鍵步驟,直接影響安全性數(shù)據(jù)的分析和監(jiān)管報告要求。以下是國際通用的AE分級標準及判定依據(jù)。
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(NCI)制定的CTCAE(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)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AE分級系統(tǒng),適用于腫瘤和非腫瘤臨床試驗。
分級標準(1-5級):
分級 | 嚴重程度 | 定義 | 示例 |
---|---|---|---|
1級(輕度) | 無癥狀或輕微 | 無需干預(yù),不影響日?;顒? | 輕度頭痛、輕微皮疹 |
2級(中度) | 有癥狀 | 需要醫(yī)療干預(yù),輕微影響日?;顒? | 中度腹瀉、需口服藥物治療的疼痛 |
3級(重度) | 嚴重影響功能 | 需住院或顯著醫(yī)療干預(yù),無法進行日?;顒? | 嚴重感染需靜脈抗生素治療 |
4級(危及生命) | 極嚴重 | 需緊急干預(yù),可能危及生命 | 過敏性休克、器官衰竭 |
5級(死亡) | 死亡 | 直接導(dǎo)致死亡 | 藥物相關(guān)肝衰竭致死 |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的分級系統(tǒng)與CTCAE類似,但更常用于非腫瘤領(lǐng)域(如傳染病、疫苗試驗):
1級:輕度,無需治療
2級:中度,需對癥治療
3級:嚴重,需住院或延長住院時間
4級:危及生命
5級:死亡
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(NIAID)的DAIDS表專門用于HIV/AIDS相關(guān)臨床試驗,部分標準與CTCAE不同(如實驗室指標)。
AE的分級需基于以下因素綜合評估:
輕度(1級):無或輕微癥狀,不影響正?;顒樱ㄈ绲蜔?7.5°C)。
中度(2級):明顯癥狀,需醫(yī)療干預(yù)(如發(fā)熱38.5°C需退燒藥)。
重度(3級+):顯著影響功能或生命體征(如高熱40°C需住院)。
是否需要治療(如1級皮疹無需處理,3級皮疹需全身激素治療)。
是否需住院或延長住院時間(如3級肺炎需靜脈抗生素)。
肝功能異常:
1級:ALT/AST > ULN(正常上限)至3×ULN
3級:ALT/AST > 5×ULN
血液學(xué)毒性(如中性粒細胞減少):
2級:1.0–1.5×10?/L
4級:<0.5×10?/L
1級:不影響日?;顒?。
2級:部分影響(如需請假休息)。
3級+:完全無法自理或工作。
預(yù)期AE:研究者手冊(IB)中已列出的已知不良反應(yīng)(如化療導(dǎo)致的脫發(fā))。
非預(yù)期AE:未在IB中提及,需特別關(guān)注(如新發(fā)現(xiàn)的心臟毒性)。
即使AE本身為1-2級,若導(dǎo)致住院、殘疾或死亡,仍歸類為SAE(如輕度皮疹誘發(fā)過敏性休克)。
研究者的臨床判斷是主要依據(jù),但申辦方可能獨立審核(尤其涉及SUSAR時)。
關(guān)鍵點 | 說明 |
---|---|
分級標準 | CTCAE(1-5級)最常用,WHO/DAIDS適用于特定領(lǐng)域 |
判定依據(jù) | 癥狀、醫(yī)療干預(yù)、實驗室結(jié)果、對生活的影響 |
SAE關(guān)聯(lián)性 | 即使低級AE,若符合SAE標準(如住院)仍需快速報告 |
記錄要求 | 所有AE(無論級別)均需記錄,3級+需重點分析 |
參考文獻:
NCI CTCAE v5.0 (2017)
WHO Toxicity Grading Scale
ICH E2A/E2B 臨床安全性數(shù)據(jù)管理指南
(注:不同試驗方案可能采用特定分級標準,需以方案要求為準。)